學習
那麼,我從2009年的比賽中學到了什麼呢?每個事件背後都是一個學習,所以我決定細述每個事件,並描述我從其中所學到的事物。
首先,要駕馭自己的心。心中的想法會控制一切,想法會變成話語,然後更加深想法,可能是好、可能是壞。有如這次春季大會邀請的講者施多恩(Dwayne Smith)所說的:「說出、感覺、知道、展現。」要時時維持正面的話語與思想,才能克服困難。記得我剛知道前屆冠軍蘇冬蘭小姐也要出賽時,我的心中充滿了害怕,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沒有她那麼好,要勝過她的機率,微乎其微。我告訴我自己,跟她比賽就像站上籃球場後才發覺,鬥牛的對手是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一瞬間,我覺得自己沒了鬥志與勝算。但中央大學分會的會長Eric與他們的會員Brian與Husky給了我完全不同的想法:「如果他是MJ,那你就變成考布萊恩(Kobe Bryant)吧!」而我的導師Ben更說:「不!不!你要想成自己就是將要從三分線起跳灌籃的MJ。從此刻開始,你將要設定業界的新標準!」我瞭解到,心真的很重要,唯有抱有樂觀的心念,才能有光明的未來。
之後我學到的事情是:「你『可以』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為什麼要加上「可以」呢?因為我認為人生在世,大部分的事情還是要靠自己的,但是當自己的力量不足,就要想辦法找別人的力量協助你。我知道我自己還不是MJ、更不是Kobe,所以要勝利我就必須找到比我更強、更有力量的人來告訴我該如何變強!由於蘇冬蘭小姐曾經贏過區間的亞軍,我決定找找看世界冠軍的聯絡方式。在搜尋的過程中,我也找到了去年進入最後一階段的世界決賽者。我誠懇地寫了信給他們,並祈求他們願意給我協助,幫我看看我的講稿並給予意見。很幸運地,我收到了其中數位優秀講者的回信。有的人給了我寶貴的意見,有的人提醒我心態上要注意的問題,更有人與我來回修正稿件不下數次。這些人的恩惠我都謹記在心!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如果我自己真的作不來,與其枯坐擔憂,繼續往前尋求協助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在這次的嘗試中,我成功了。
從這些人的協助中,我發現了何時應該要羞愧的其中一個要素。「當你應該是最認真的人,但卻有人比你更認真時,你就應該要羞愧!」其中一位協助我的講者,是2009年進入世界決賽,來自澳洲的優秀講者Jock Elliot。他不僅是第一個回我信件的人,也是第一個修改我稿件的人。那麼,特別在哪邊呢?他在第一封信件之中就提醒我不要怕修正,因為所有優秀的講稿都是靠反覆的修正才產生的。他給我的指導不僅溫暖、直接、更照顧到了我的心理層面,我真的覺得他一定是個很優秀的教練。令我羞愧的時間點,出現在賽前最後一週。由於已經是最後一個時點了,修改稿件的次數,大大小小加起來更已經超過五十餘次。於是我告訴我自己我不要再修正了,就在週一,我要定稿。週一晚點十點餘,我接到了他的來信。他知道我跟其他人也有聯繫,並希望能在最後一刻看看我的稿件。我寄給他之後,一小時餘,他回信了。改了我認為整份稿件中最重要的修正:他刪減了將近五十餘字的多餘情節,讓我的演講瞬間少了二十餘秒。二十餘秒,在演講中,是讓講者是否能夠好整以暇、好好表達每個細節的關鍵,更是劃下超時與時間內界線的差別。我看了信,我回了信。我告訴他我真的覺得很慚愧,因為我該是最認真努力準備的人,但他展現了比我更多的努力,在我準備停止修改時,他往前推了最後的關鍵一步。從這之中,我學到了什麼呢?我知道自己還沒發揮百分之百,而讓他人把我往前推到另一步。這是不對的。我應該作到自己的極限,直到無法向前,這樣他人往前推的一步,才會讓我超越原本的極限。
到了會場,我看了幾場比賽後,我忽然領略了比賽中真正需要超越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我看著所有的講者一個一個上台,一個一個下台。這些人可知道自己會與什麼樣的對手競爭?答案是沒辦法,不可能的。若能夠預測未來,這些人每天預測大樂透號碼就好了,何必工作呢?所以對於一個好的演講者,他要做的其實並不是思考對手的強項,而是把自己能作到的都發揮到百分之百,並找到自己與他人與眾不同的地方。畢竟,能前進到最後一個舞台,所有的講者都必然不是泛泛之輩了!此時想要脫穎而出,唯一的機會就是與眾不同。要作到所有人都能作到的,然後作到別人沒能作到的。這樣才有微薄的機會。這樣看來,其實也沒有所謂的百分之百了。因為此刻的百分之百,必然不是下一刻的百分之百。這是條無限前進,沒有盡頭的道路,唯有心停止了,才是盡頭。
從小講到大讓我具有至少一項優勢,那就是我不太知道如何緊張,至少,以演講這件事情而言是如此。舞台對我來說,就是一塊平地罷了,觀眾的眼光對我來說是興奮劑,太少我反而沒辦法完全發揮,越多,越好。然而,驕兵必敗。長久的練習與自信,與來自世界上優秀講者的幫助,讓我只專注於修正我自己的演講,並只聽得進他人對我演講的建議。我的眼睛被我的心所蒙蔽,而無法看見其他許多講者的優點。若我能看見,我就能敞開我的心胸,好好想想我是否有更好的表達方式,或是我的稿件是否能夠有更好的方向。然而,我驕傲了。這年的經驗讓我好好上了一課,我也就不過是個半瓶水,才會不停地以自己的準備與努力為傲。我想,真正優秀的講者,即便到了最後一刻,也會告訴自己要學得還多著,而努力與準備,也都是應該的。自己看看,總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況且,我需要改進的地方不用仔細看也能發覺呢!驕兵必敗,是我這次所學到的教訓中數一數二重要的!而發現這點也是讓我能夠持續前行的動力之一。
我在不在意比賽的輸贏?我當然在意。說不在意是騙人的,畢竟我的希望是想爬到世界的頂端。我有沒有享受到比賽的樂趣,絕對有,我比賽上台前一向抱持著「我要上台爽一爽」的心態。但是享受到比賽的樂趣,與沒有奪冠的失意,兩者並無衝突。就像是登山客本來想要攻頂,但可能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必須在半山腰折返。到達半山腰的風景可能已經很美麗了,但是若真想看見的是頂端的風景,那就要好好儲備體力,之後再攻頂。下山時當然免不了攻頂失敗的惆悵,但當然不會一直帶著這樣的心情。下次想上山一次到頂,那就在休息時好好準備好攻頂所需要的所有物品才行。
比賽結果揭曉後,我沒有落淚。不,我並沒有為了我的比賽結果落淚,但當我向蘇冬蘭小姐告別時,我的淚水忍不住奪框而出。他是我心中最棒的講者,當天除了一號講者我沒有看到之外,剩下的七位講者中(加上我),我覺得他是最棒的。是的,我覺得他比我更棒。這不是崇拜者眼光所造成的效應,而是我可以很清楚的指出他比我優秀的地方,從聲音運用、手勢、表情、道具、內容,無一不包,我認為他沒有一項劣於我,而是都大幅地贏過我的表現。我的眼淚,為他而落,而我也與他約定,明年比賽舞台上再見。他對我而言,是我這幾週如此努力的動機之一,而當我看見他在我面前展現他無比的自信與對於自己與舞台的完美控制時,我真的感動了。今年,是他第四次出賽,希望明年,會是他的第五次,我的第二次。
我被很多人問了這樣的問題:「你覺得裁判公平嗎?」也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認為我才是第一名。後面那句話聽到會很爽,不過前面那個問題,我倒是覺得完全沒有意義。思考裁判公平不公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那不是我能操縱的範圍。裁判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背景,所以身為參賽者,本來就應該想辦法找到能夠滿足所有人評判標準的主題與表達方式。就像是廚師煮菜,上菜時面對的客人可能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口味與喜好,所以菜餚中就不應該有太偏其中某種口味的素材,以免討好了其中一群客人,卻氣走了另外一群客人。有如施多恩(Dwayne Smith)這次所提到的:「不要怪罪任何的外在因素,因為那些因素都是你無法掌控的。要把所有能改進的因素放到自己身上,因為唯有你自己,是可以改變控制的。」我總是會考慮外在因素,但我只思考我能夠隨之應變的地方。若是我不能控制的,我則不想。生命已經夠複雜了,總是要想到比較簡單的解決方式。
回程時Yiyi陪我一路聊到了新竹。我很感謝他的陪伴,而在談話中,我發現若超時的那位選手沒有超時,我這次就榜上無名了。但是對於榜上無名與第三名,說真的我沒有那麼介意。我覺得第一是一件事,其他名次,則是另外一件事。因為唯有第一能讓我向前走,其他名次則都不行。這就像是他所說出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提醒我要再好好想想:「我要的,到底是什麼?」也是,除非拿到我要的,否則不管拿到多少不是我要的,我想我都不會滿足的。
塵埃落定,這是大會的結束,也是我攻頂的開始。第一次的攻頂失敗了,只走到了半山腰。讓我看看我要花多久,才能看見世界頂端的風光。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2009年Toastmasters演講比賽紀實:支持
支持
每個人的人生中要能繼續往下走,往往都需要一些支持的力量。有的人具有強壯的心靈,支持的力量是由自身發出的,這是比較好的,因為靠自己是比較沒有問題的作法,人總是無法永遠靠他人。不過我的心靈沒那麼強韌,而且我也相信,人就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是總為了自己而活,所以能發揮出超乎自己極限的力量。
我在這次的比賽中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首先必須要提的是新竹區同會的會友,他們提供的協助遠遠超乎我的想像,甚至超出我所應得的。Helen不僅把競賽機會給了我,更從頭到尾給我完整的支持與激勵。在參加部賽之前,Ben, Brian, Clare, Jenny, Justin, Omega, Sagu幫我做了一次的腦力激盪,一整晚的時間,稿子從頭到尾修正過了一次,也多練習了好幾遍。Anne與Hollie同是交通大學的教師,不僅讓我前往他們的課堂練習,並給我許多改進的寶貴建議。更有許多其他的會員,例如Bruce, Chris, Stacy, Tiffany,在賽前寄信鼓勵我。而我更永遠不會忘記,在我每次比賽中與我一起坐在相同會場的朋友們。因為有他們,我的步伐才能更加堅定。因為有他們,我不管是在得勝或是落敗時,總有溫暖的言語相伴。這也是我一比完賽之後就寫信道歉的原因,因為我知道他們永遠不會怪我,只會給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雖然我盡力了,在台上那次也是我最好的一次表現,但對於他們的無私奉獻與付出,我沒有達到最好的期許是我的問題。不管他們怎麼想,我都應該給他們一個道歉。
我感謝同部的成員們給了我許多機會到他們的會議中練習,更感謝幫我安排與陪我到處跑來跑去的Justin,他大概是聽我演講聽過最多次的人了(註)。在這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好友,他們陪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給了我許多協助與鼓勵。我也學到了身為講者,必須能夠隨時適應不同群眾的重要性。
我感謝世界各地給我支持的優秀講者。當我知道我必須要與Sammy Su一較高下時,我寫信給了幾位之前的世界冠軍與2008年的世界決賽講者,希望他們能夠給我相對的協助。我很幸運,其中的數位講者馬上給了我相對應的幫助,並且答應幫我修改我的稿件。魚雁往返之中,我學到了許多不僅與演講相關的技巧,更有心態上的調適。
最後,我感謝我的兄長與家人。他們在賽前致電並傳了簡訊給我,祝我好運。並在結果發布後給了我最好的祝福。
海碩,請記好。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你的成功不是只來自於你自己的努力,而是許多人的協助與支持。當你失敗,別忘記那些為你而努力的人,你應該為自己、更為他們支持下去。
註:Justin,如果你有在看,恩,我想,你以後還會聽更多次。不過應該會好聽一些。(笑)
每個人的人生中要能繼續往下走,往往都需要一些支持的力量。有的人具有強壯的心靈,支持的力量是由自身發出的,這是比較好的,因為靠自己是比較沒有問題的作法,人總是無法永遠靠他人。不過我的心靈沒那麼強韌,而且我也相信,人就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是總為了自己而活,所以能發揮出超乎自己極限的力量。
我在這次的比賽中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首先必須要提的是新竹區同會的會友,他們提供的協助遠遠超乎我的想像,甚至超出我所應得的。Helen不僅把競賽機會給了我,更從頭到尾給我完整的支持與激勵。在參加部賽之前,Ben, Brian, Clare, Jenny, Justin, Omega, Sagu幫我做了一次的腦力激盪,一整晚的時間,稿子從頭到尾修正過了一次,也多練習了好幾遍。Anne與Hollie同是交通大學的教師,不僅讓我前往他們的課堂練習,並給我許多改進的寶貴建議。更有許多其他的會員,例如Bruce, Chris, Stacy, Tiffany,在賽前寄信鼓勵我。而我更永遠不會忘記,在我每次比賽中與我一起坐在相同會場的朋友們。因為有他們,我的步伐才能更加堅定。因為有他們,我不管是在得勝或是落敗時,總有溫暖的言語相伴。這也是我一比完賽之後就寫信道歉的原因,因為我知道他們永遠不會怪我,只會給我更多的支持與鼓勵。雖然我盡力了,在台上那次也是我最好的一次表現,但對於他們的無私奉獻與付出,我沒有達到最好的期許是我的問題。不管他們怎麼想,我都應該給他們一個道歉。
我感謝同部的成員們給了我許多機會到他們的會議中練習,更感謝幫我安排與陪我到處跑來跑去的Justin,他大概是聽我演講聽過最多次的人了(註)。在這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好友,他們陪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給了我許多協助與鼓勵。我也學到了身為講者,必須能夠隨時適應不同群眾的重要性。
我感謝世界各地給我支持的優秀講者。當我知道我必須要與Sammy Su一較高下時,我寫信給了幾位之前的世界冠軍與2008年的世界決賽講者,希望他們能夠給我相對的協助。我很幸運,其中的數位講者馬上給了我相對應的幫助,並且答應幫我修改我的稿件。魚雁往返之中,我學到了許多不僅與演講相關的技巧,更有心態上的調適。
最後,我感謝我的兄長與家人。他們在賽前致電並傳了簡訊給我,祝我好運。並在結果發布後給了我最好的祝福。
海碩,請記好。你不是自己一個人。你的成功不是只來自於你自己的努力,而是許多人的協助與支持。當你失敗,別忘記那些為你而努力的人,你應該為自己、更為他們支持下去。
註:Justin,如果你有在看,恩,我想,你以後還會聽更多次。不過應該會好聽一些。(笑)
2009年Toastmasters演講比賽紀實:動機
動機
對我來說,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有個動機。因為任何事情,在我的經驗之中,總是會遇到超乎自己期望的難題與瓶頸,而碰到難題與瓶頸,或是事情並沒有依照自己的期望進行時,唯一能夠幫助自己的,就是快速回想當初自己開始作這件事情的動機,也就是所謂的「初衷」。這能幫助自己在最困難的時刻撐下去,也能在情況不如預期的時候讓自己迅速決定是否要繼續。
我想參加比賽的動機很簡單。我是個自私、好大喜功、而又具有高度表演欲的人,這幾點完全構成了我參與比賽的動機。
我一開始參加比賽,我就把比賽的目標設定在世界冠軍,因為那是這個比賽的最終終點。Toastmasters的比賽層級是這樣的:Club, Area, Division, District, Inter-district, International。一共六個層級,今年的我,在參加第七個月時進到了第四層,但第六層的冠軍才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希望今生能夠拿到至少一次世界冠軍,為什麼呢?
在我生存的年代,2007年底,美國有部電影叫做「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片中敘述兩位行將就木的病人,決定在死前完成自己真正想完成的事情,他們將這些事情寫成了清單,也就是所謂的The Bucket List(註)。而拿到世界冠軍,將可以至少一次完成三件我的Bucket List,那各是什麼呢?
我的Bucket List第一項,就是希望能在這世界上成為頂尖,什麼事情都可以。目前的生命至此為止,將近三十年了,我覺得我最擅長的依然在語言方面,而我認為經由演說達到世界巔峰,對我來說是有可能的。要證明在世界上成為頂尖,我覺得只有兩種方式,其一是針對能累積的事物,例如事件或是物質。做了很多好事/壞事,或是賺了很多錢,都可以成為世界上排行有名的人物。其二是針對有固定規則與進行方式,例如競賽,並讓自己於其中登峰造極,例如運動員。我會願意在這兩條路上都努力進行,不過目前第二條路看起來比較有機會。所以,我把拿到世界冠軍當成我的目標,此為其一。
其二,我每當獲得在世界各地呈現簡報的機會,我總是會先提及我的國家。這多少與我升大學前曾經經歷過的事件有關聯(註二)。不管是學術簡報或是國際會議,我總是會想辦法在我對話的前段讓對方清楚接受到,我是從台灣來的,不是泰國,也不是中國,而是台灣。我認為若是得到了世界冠軍,我能告訴所有人,我是從台灣來的,台灣,也能有世界冠軍。台灣人,也能在世界上數一數二,此為其二。
最後,我讀過一本書,叫做「記得你是誰(Remember who you are)」(註三)。其中在「記得你是誰」的這篇中,有句話深得我心:「出門在外,別忘記自己的責任、家族的名譽、與父母的期望與夢想。」我承認,目前的我並沒有做的很好,但是我從沒有忘記這樣的精神。我希望能得到世界冠軍,因為這是能夠光耀門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的第三項Bucket list是能回高中母校演講,而在我演講時,我會邀請我當時的國文老師與英文老師到場,並請全場人先給他們熱烈的掌聲。而我認為若我拿到了世界冠軍,我就可能有機會,所以我想拿到,此為其三。
所以這就是我想參與競賽,並直至世界冠軍的動機,而我在今日寫下了這篇文章,也藉此在未來的路上提醒我的初衷。
註:因為我是教英文的,所以忍不住來個職業病。為什麼叫做The Bucket List呢?因為英文中身故的俚俗說法,就是Kick the bucket,而kick the bucket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吊死人前要把下方墊腳的水桶拿開,也有人說是因為死前腳一踢,就踢翻了在床尾的水桶。
註二:參見「我的家國之思」
註三:ISBN-10: 1591392845若你是我未來的家人,你看到了這篇文章,請你們也把他找出來讀。
對我來說,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有個動機。因為任何事情,在我的經驗之中,總是會遇到超乎自己期望的難題與瓶頸,而碰到難題與瓶頸,或是事情並沒有依照自己的期望進行時,唯一能夠幫助自己的,就是快速回想當初自己開始作這件事情的動機,也就是所謂的「初衷」。這能幫助自己在最困難的時刻撐下去,也能在情況不如預期的時候讓自己迅速決定是否要繼續。
我想參加比賽的動機很簡單。我是個自私、好大喜功、而又具有高度表演欲的人,這幾點完全構成了我參與比賽的動機。
我一開始參加比賽,我就把比賽的目標設定在世界冠軍,因為那是這個比賽的最終終點。Toastmasters的比賽層級是這樣的:Club, Area, Division, District, Inter-district, International。一共六個層級,今年的我,在參加第七個月時進到了第四層,但第六層的冠軍才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希望今生能夠拿到至少一次世界冠軍,為什麼呢?
在我生存的年代,2007年底,美國有部電影叫做「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片中敘述兩位行將就木的病人,決定在死前完成自己真正想完成的事情,他們將這些事情寫成了清單,也就是所謂的The Bucket List(註)。而拿到世界冠軍,將可以至少一次完成三件我的Bucket List,那各是什麼呢?
我的Bucket List第一項,就是希望能在這世界上成為頂尖,什麼事情都可以。目前的生命至此為止,將近三十年了,我覺得我最擅長的依然在語言方面,而我認為經由演說達到世界巔峰,對我來說是有可能的。要證明在世界上成為頂尖,我覺得只有兩種方式,其一是針對能累積的事物,例如事件或是物質。做了很多好事/壞事,或是賺了很多錢,都可以成為世界上排行有名的人物。其二是針對有固定規則與進行方式,例如競賽,並讓自己於其中登峰造極,例如運動員。我會願意在這兩條路上都努力進行,不過目前第二條路看起來比較有機會。所以,我把拿到世界冠軍當成我的目標,此為其一。
其二,我每當獲得在世界各地呈現簡報的機會,我總是會先提及我的國家。這多少與我升大學前曾經經歷過的事件有關聯(註二)。不管是學術簡報或是國際會議,我總是會想辦法在我對話的前段讓對方清楚接受到,我是從台灣來的,不是泰國,也不是中國,而是台灣。我認為若是得到了世界冠軍,我能告訴所有人,我是從台灣來的,台灣,也能有世界冠軍。台灣人,也能在世界上數一數二,此為其二。
最後,我讀過一本書,叫做「記得你是誰(Remember who you are)」(註三)。其中在「記得你是誰」的這篇中,有句話深得我心:「出門在外,別忘記自己的責任、家族的名譽、與父母的期望與夢想。」我承認,目前的我並沒有做的很好,但是我從沒有忘記這樣的精神。我希望能得到世界冠軍,因為這是能夠光耀門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的第三項Bucket list是能回高中母校演講,而在我演講時,我會邀請我當時的國文老師與英文老師到場,並請全場人先給他們熱烈的掌聲。而我認為若我拿到了世界冠軍,我就可能有機會,所以我想拿到,此為其三。
所以這就是我想參與競賽,並直至世界冠軍的動機,而我在今日寫下了這篇文章,也藉此在未來的路上提醒我的初衷。
註:因為我是教英文的,所以忍不住來個職業病。為什麼叫做The Bucket List呢?因為英文中身故的俚俗說法,就是Kick the bucket,而kick the bucket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吊死人前要把下方墊腳的水桶拿開,也有人說是因為死前腳一踢,就踢翻了在床尾的水桶。
註二:參見「我的家國之思」
註三:ISBN-10: 1591392845若你是我未來的家人,你看到了這篇文章,請你們也把他找出來讀。
2009年Toastmasters演講比賽紀實:楔子
此時的我是個糟糕的人,生活失去了許多重心與夢想,而當生活沒了重心與夢想時,就很容易隨波逐流。而我也在發現自己這樣的狀態之後,決定找一個自己真正具有熱情的部份投入,讓自己的人生能重新找回一些力量。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喜愛說唱與文字表演的人,說故事、相聲、作文、演說、劇場,在我學習的軌跡中從小學到大學點綴著我的旅途。而當自己想變得更好,要做的就是往更高層次邁進,於是我選擇了新竹的國際英文演講會,開始了我下一段追夢的旅程。
知道比賽要開始,是2009年二月份的事情。當時的我當被問及要不要參加比賽,我立即開心得答應了。我是個喜歡挑戰,並藉由外界標準檢定自己的人。當然,這並不表示我不會使用內部標準檢定自己,只是我深深了解到只用個人內定標準檢定自己,可能會發生多大的謬誤罷了。
紀錄於2009年
訂閱:
文章 (Atom)